機械化的開采促進石材礦山技術進步---1
石材是涉及礦業、加工、機械、材料、化工、建筑等多個領域的行業。我國石材工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從礦山采掘到加工直至建筑安裝比較完整的產業鏈。縱觀這個產業鏈,我們不難發現,石材加工從技術裝備到產品結構都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接近,石材應用設計和安裝技術與發達國家相差無幾,而在礦山開采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則差距較大,應該說,我國石材產業鏈最薄弱就是礦山開采的環節。
我國是石材資源大國,石材資源的總儲量居世界前列,全國年生產700多萬立方米的荒料,石材的開采總量同樣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國石材礦山的總體水平仍處于落后狀態,石材資源的利用水平、開采荒料率和礦石回收率不容樂觀。
我國石材礦山總體落后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礦山投資規模小,開采能力低
礦山投資主體對石材礦山投資規模認識不夠,不具備規模礦山的投資意識,表現在礦山建設沒有長遠打算,地質工作空白,開采方案不明確,開采方法落后,采礦設備和起重設備簡陋,年開采量只有幾百立方米,頂多上千立方米,開采生產根本無計劃可言,更提不上規模生產。
石材礦山行業投資規模不設門檻限制,造成全國小礦山泛濫。小規模礦山往往在一個主要石材產區數量很多,星羅棋布,大礦體被分割成小礦體,完整的石材礦床被劃分的七零八落,開采得千瘡百孔,資源的破壞和浪費十分嚴重。
由于礦山采掘活動面積過小(最小者幾百平方米),相鄰礦山相互影響,造成礦山企業之間矛盾頻發,傷亡事故時有發生,加大了開采上的管理難度。
2.對礦山開采技術重視程度不夠,舍不得在礦山基礎工作和開采技術上投人。
在此之前,由于石材礦山在國內沒有技術上的門檻,石材礦床的成因類型和地質構造多種多樣,礦山企業投資主體多為個體或私營企業,不愿在地質勘查和礦山開采設計上花錢,主觀認為石材礦山開采就是放炮炸石,沒有更高的技術含量在里面,輕視科學技術在采石活動中的份量,以至于開采過程中碰到實際問題時一籌莫展。
盡管這一類礦山在資金投人方而要比前一種情況規模大,但在礦山整體開采方案、開采力一法的確定、開采設備合理購置方面都缺乏統一的指導思想,缺乏科學依據。
有很多礦山投資規模都在千萬元以上,甚至幾千萬的投資。由于地質條件不清,礦體的產狀和賦存條件不清,缺少合理的礦山經濟技術評價,缺失開采設計方案,礦山投資帶有很大的盲目性,也存在極大的風險。首采地段的確定、采掘工作面的布置、剝離和排渣、運輸和堆放場地都沒有明確的設計方案,整個礦區顯得非常零亂。由于首采地段不確定性,造成開采生產帶有很大的盲目性,甚至不清楚破碎帶和風化層的厚度,一旦開采前進到腦子里預想的深度沒有見到完整的礦體或采出預想的荒料時,思想就會產生動搖,甚至停止在這個采掘面的工作,再找另一個地點從頭再來。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總是停留在表面上做文章,把礦區所有的表面都采過一遍也沒找到要繼續深入開采的地段,浪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以及寶貴的時間。更可怕的是投人了那么多的力量,還得不到一條明確的路線,因為前面所搞得活動缺乏目的性,相應的資料缺乏參考價值,對以后的工作產生不了大的指導意義。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7-3-23 11:04:20編輯過]